健康知识|癌症是省出来的,生活中这5个习惯,就是在养癌!
“节俭朴素,人之美德”。 在生活中,节俭是值得称赞的品质,但当节俭触及健康底线,往往得不偿失。一些看似节省的日常行为,却可能在不经意间为癌症埋下祸根。

五大节省行为
正为癌症开路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不经意间的一些习惯,可能正悄悄给健康埋下隐患。
1
陈旧菜板不更换
长期使用且未及时更换的木质菜板,其危害超乎想象。从日常使用情况来看,每次切菜后,菜板上难免会积累食物残渣,而木质菜板表面因频繁使用出现的细小裂缝,就如同一个个微型 “细菌培养皿”,成为大肠杆菌、沙门氏菌等细菌绝佳的滋生地。
这些细菌大量繁殖,一旦通过食物进入人体,极有可能引发腹泻、呕吐等消化道疾病。若用切过生肉、海鲜等生食的菜板再切蔬菜或熟食,生食中的细菌会轻易通过案板传播,造成严重的食物交叉污染,极大地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。
更为严重的是,长期不更换的菜板,由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且残留食物残渣,极易滋生霉菌,进而产生如黄曲霉毒素这类强致癌物。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极强,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后,会严重损害肝脏等器官。
如何判断菜板该换了:从外貌上看,如果菜板表面出现大量难以清洗掉的污渍、黑斑,或者有明显的磨损、开裂,说明菜板已经受损严重,细菌容易藏匿其中。闻气味时,若菜板散发出明显的酸臭味或腐味,即便经过清洗依然无法去除,那就表明菜板上细菌、霉菌滋生过多,已经不能再继续使用。
建议:每6至8个月更换一次木质菜板,若使用频繁,更换周期应更短。每次使用后,用洗洁精彻底清洗,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深度消毒,可将菜板浸泡在沸水中10至15分钟,或用含氯消毒剂按比例稀释后擦拭。
2
反复使用塑料容器加热
部分塑料容器在高温下,化学结构会改变,释放有害物质。一些人习惯用旧塑料容器盛装热汤、热粥等,当温度超 65℃,双酚A(BPA)等有害物质释放量显著增加。长期摄入微量双酚A,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,增加乳腺癌、前列腺癌等发病几率。
如何判断塑料容器是否安全:观察塑料容器外貌,若出现变形、变色,或者表面有明显的划痕、磨损,其结构稳定性可能已被破坏,安全性降低。当盛装热水时,如果塑料容器散发出刺鼻、难闻的气味,那就说明该容器在高温下正在释放有害物质,不可再用于盛装热食。
建议:尽量避免用塑料制品盛装高温食物,优先选择玻璃、陶瓷或不锈钢材质的容器,这些材质稳定性高,不会因温度变化释放有害物质。若一定要使用塑料制品,使用前务必确认容器上是否标注 “可微波加热” 或 “耐高温” 字样,并且坚决避免重复使用一次性塑料容器。
3
频繁食用腌制食品
腌制食品已被明确列为1类致癌物。在腌制过程中,食物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还原为亚硝酸盐,亚硝酸盐进一步与蛋白质分解产物胺类结合,生成亚硝胺类强致癌物。
如何辨别腌制食品过期:正常腌制食品应具有其特有的风味,若闻到腌制食品有刺鼻的异味,或发现食物表面有发霉、变色等异常情况,说明该腌制食品可能已变质,产生了更多有害物质,不宜食用。从外观上看,如果腌制食品表面出现白色或其他颜色的菌斑,质地变得软烂,也是食品变质的信号。
建议:减少腌制食品摄入频率,每月不超3次。食用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果,因为维生素C能抑制亚硝胺合成,降低致癌风险。
4
长期使用劣质卫生纸
小作坊生产的劣质卫生纸存在诸多问题。在原料方面,为降低成本,这些卫生纸往往使用回收废纸、碎布、烂纱布等,这些原料来源复杂,携带大量细菌、病毒等有害物质。而且,劣质卫生纸还会违规添加荧光增白剂、工业滑石粉等。长期接触荧光增白剂,可能导致细胞变异,增加患癌风险。工业滑石粉中含有的铅、镉等重金属,进入人体后会在体内不断积累,损害神经系统、血液系统等。
如何识别劣质卫生纸:优质卫生纸颜色自然,而劣质卫生纸可能颜色过白,这往往是添加了大量荧光增白剂的表现。用手触摸,劣质卫生纸质地粗糙,甚至能感觉到明显的颗粒感,这可能是工业滑石粉等杂质过多。闻气味时,若卫生纸有刺鼻的味道,比如酸臭味、化学药剂味等,说明其质量存在问题,可能含有害物质。
建议:选择正规品牌、有质量保证的卫生纸,查看产品标签,确保符合国家标准,不买价格过低、来源不明的产品。
5
长期吃变质食用油
过期或因储存不当而变质的食用油,危害极大。其中的脂肪酸会发生氧化酸败,产生醛类、酮类等有害物质。而且,变质的食用油还可能滋生黄曲霉毒素,在烹饪加热过程中,黄曲霉毒素的毒性会进一步增强。长期食用这样的食用油,会严重损害肝脏等器官,显著增加肝癌的发病风险。
如何判断食用油是否变质:正常的食用油清澈透明,无浑浊、沉淀现象。若食用油变得浑浊,出现絮状物或者底部有明显沉淀,说明已经开始变质。闻气味时,正常食用油有其特有的油脂香气,而变质的食用油会散发出哈喇味、酸臭味等异味,一旦出现这些异味,就表明食用油已经变质,不能再食用。
建议:购买食用油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,开封后3个月内食用完,储存于阴凉、干燥、避光处。若食用油出现异味、浑浊或沉淀,立即丢弃,不可再食用。

三大关健养护
构建防癌攻略
健康是生活的基石,而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,有三个要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1.养成定期体检习惯:世界卫生组织(WHO)曾明确指出,约三分之一的癌症若能在早期被发现,是可以实现根治的。而定期体检,无疑是打开早期发现癌症大门的关键钥匙。
一般来说,从40岁开始,人体各项机能就像运转多年的机器,逐渐出现一些磨损,癌症的发病风险也随之悄然上升。所以,对于普通人群,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十分必要。
2.保持健康生活方式:吸烟是多种癌症的重要诱因,大量研究数据表明,吸烟与肺癌、口腔癌、喉癌、食管癌等多种癌症紧密相关。40岁前戒烟,身体有机会修复因吸烟造成的部分损伤,患癌风险可显著降低,且能延长寿命。美国癌症协会研究显示,戒烟10年后,肺癌发病风险可降至持续吸烟者的一半左右。
3.拥有良好的睡眠:在调节身体健康过程中,良好的睡眠是重中之重。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熬夜(如昼夜节律打乱的轮班工作)列为2A类致癌因素,揭示长期熬夜与癌症存在潜在联系。
美国睡眠医学学会研究显示,睡眠时免疫系统生成并释放细胞因子,尤其在深度睡眠阶段,助力身体对抗感染与炎症。睡眠不足或质量差,免疫系统功能受抑,T细胞、B细胞等免疫细胞活性降低,身体抵御癌细胞能力变弱。癌细胞在体内不断产生,正常时免疫系统能识别清除,免疫功能低下则易让癌细胞逃脱监视、增殖成肿瘤。所以,每晚保证7-8小时高质量睡眠,对身体健康意义重大。

破局睡眠难题
天然成分护健康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