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知识|紧急!国家对体重出手了!肥胖关联疾病频发,你该怎么办?
近日,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,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明确表示,将持续推进 “体重管理年” 三年行动。这一举措意义重大,因为当下危害老百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便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,而体重异常与这类疾病的发生发展紧密相连。
健康警钟
百病始于肥胖
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相关报告以及《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》显示,我国超重肥胖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,与之紧密相关的慢性疾病负担也日益加重。大量医学研究表明,体重异常极易引发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心脑血管疾病及脂肪肝等慢性疾病。更为严峻的是,部分癌症的发生也与体重异常存在一定关联。
以高血压为例,《中国心血管病报告》指出,肥胖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相较于正常体重人群显著增高,可达到2-3倍。过多的脂肪堆积会导致身体代谢紊乱,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,使得血压升高。
在糖尿病方面,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资料显示,超重或肥胖会使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,胰岛素无法正常发挥作用,进而导致血糖难以控制,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。超重和肥胖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人群的5-10倍。

自测指南
BMI计算法
肥胖的形成受多种因素交织影响,包括遗传基因、日常饮食习惯、身体活动量、个人生活习惯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等。
而体质指数(BMI),作为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与健康状况的常用标准,其计算方式简单且直观。赶紧依照公式,计算一下自己的BMI指数,看看是否处于健康区间。
举个例子,如果一位成年人的体重是70千克,身高为1.75米,那么他的BMI计算过程为:70÷(1.75×1.75)≈22.86。
该成年人的BMI数值22.86处于这一正常区间内,说明其体重处于健康范围。在日常生活中,他应继续保持当前合理的饮食与运动习惯,维持体重稳定。
当你算出自己的BMI值后,若发现处于超重或肥胖范围,就需要及时调整生活方式,开启体重管理计划。

食之有道
减脂饮食指南
当明确自身需要减肥后,合理的饮食规划至关重要。国家卫健委发布的《成人肥胖食养指南(2024 年版)》为我们提供了全面且细致的指导。

不知道怎么搭配每日膳食的朋友,可以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《成人肥胖食养指南(2024版)》来科学减肥,这份食谱细化到了全国不同地区的食谱示例,并贴心备注上了”总能量”,而且地方特色明显,比如像西北食谱,就有“洋芋叉叉“臊子面”等当地好找的食物,可以帮助更好的减肥。
突破困局
减重实用四要点
1.三大宏量营养素合理配比
首先需要注意的是,脂肪、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这三大宏量营养素的供能比应分别控制在20%-30%、15%-20%、50%-60%。这样的合理配比能保证身体各项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,为身体提供充足且均衡的能量。早中晚三餐的供能比建议为3:4:3,早餐提供充足能量开启充满活力的一天,午餐补充上午消耗的能量,并为下午储备能量,晚餐适量摄入,避免夜间积食。
2.定时定量规律进餐
一定要重视早餐,切不可漏餐。经过一夜的睡眠,身体处于能量匮乏状态,一份营养丰富的早餐能唤醒身体机能,提高新陈代谢。晚餐时间尽量控制在 17:00~19:00,晚餐后不宜再进食其他食物,但可适量饮水。规律的进餐时间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代谢功能,让身体适应固定的能量摄入节奏,避免因不规律饮食导致的代谢紊乱和脂肪堆积。
3.细嚼慢咽,调整进餐顺序
吃饭时细嚼慢咽,不仅能减少食量,还能增加饱腹感。当我们细嚼慢咽时,大脑能及时接收饱腹感信号,避免进食过多。改变进餐顺序,按照 “蔬菜一肉类一主食” 的顺序进食,有助于减少高能量食物的摄取量。先吃蔬菜,增加饱腹感的同时摄入丰富的膳食纤维,接着吃肉类,补充蛋白质,最后吃主食,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,从而更好地控制总体热量摄入。

4.代谢助力,米糠脂肪烷醇姜黄压片糖果
值得注意的是,肥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身体代谢功能欠佳。而米糠脂肪烷醇姜黄压片糖果能够帮助我们身体提高一定的代谢。
米糠脂肪烷醇:其产品中含有的米糠脂肪烷醇,提取自天然米糠,其成分主要由二十八碳脂肪烷醇、三十碳脂肪烷醇以及三十二碳脂肪烷醇构成。权威期刊《现代食品科技》研究表明,米糠脂肪烷醇在解酒护肝、降低血脂方面具有显著作用,为身体减负。
姜黄精华:中医典籍记载,姜黄性温,味辛、苦,具有破血行气,通经止痛之效。姜黄精华,有助于辅助我们的代谢平衡,减轻身体负担。
解酒护肝:而且,对于想减肥,但又有经常饮酒习惯的人群来说,酒精进入人体后,主要在肝脏进行代谢,长期饮酒会给肝脏带来极大的负担,影响其正常的代谢功能。而米糠脂肪烷醇姜黄压片糖果能够辅助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损伤。
体重管理是一场全民健康的持久战,国家已全力行动起来,为我们指明方向、提供支持。作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,我们更应积极响应,从自身做起,科学管理体重,合理运用科学的减肥方法以及优质的产品,为自己的健康生活筑牢根基。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,在 “体重管理年” 行动中,拥抱健康,遇见更好的自己。






